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供给事关市民生活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,给蔬菜产业带来一定影响。由于部分地区“封城、封路”,一方面一些大中城市保供的压力在加大;一方面由于餐饮服务停业,学校、企业延迟开学、开工,消费需求减少,直接导致批发市场
“冷清”,促销的压力在加大。我市蔬菜种植规模大,是全省最大的蔬菜产区;种植品种丰富,韭菜、莴苣、大白菜、西兰花等现有上市产品有20多种,尽管近期遭遇连阴雨等不利气候,但由于入冬以来没有特大寒流,没有出现冻害,大面积蔬菜长势正常,本地保供不成问题,重要的是要促进外销。针对当前情况,现提出以下应对措施。
1、以市场为导向,落实春茬蔬菜种植布局。一年之计在于春。目前正值春播备耕的关键阶段,是春茬部分蔬菜播种、育苗、定植的关键时期。各地要结合春茬蔬菜生产特点,统筹安排好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,依托“菜篮子”工程蔬菜保供基地,利用各类茬口,规划种植各类蔬菜,适当扩大生产,适当扩种叶菜和速生蔬菜面积,丰富品种类型,满足市场需求。要突出发展有市场销路、有生产经验主要蔬菜作物,如番茄等茄果类蔬菜、豇豆等豆类蔬菜、西兰花等甘蓝类蔬菜、冬瓜等瓜类蔬菜。要选用优良品种,推广先进育苗技术,培育壮苗。要针对春季气候特点,加强苗床管理,提高移栽定植质量。要推广高效种植模式,利用现有大棚蔬菜空幅,套种春白萝卜、刀豆等蔬菜,增加产出。
2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,抓好生产管理。推广应用绿色轻简栽培管理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模式,推进标准化生产。一要抓好露地蔬菜田间管理。目前露地种植的蔬菜主要有青菜、大蒜、菠菜、荠菜、胡萝卜等越冬蔬菜,仍是供应当前蔬菜市场的主导品种,重点要及时采收,扩大销售,增加收入。二是要抓好设施瓜菜生产管理。全市双层大棚栽培的早春西瓜大面积已移栽定植,单层大棚西瓜正在育苗,春大棚青椒等蔬菜已发棵生长,3月份开始上市。要搞好栽培环境调控,突出抓好大棚增温调温降湿。要搞好肥水运筹,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,要搞好因苗管理,针对苗情,及时补充肥水,搞好株型调节。三要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做好极端天气防范应急预案,全力保障蔬菜安全生产,要健全田间水系,防止渍害;要加固设施大棚,防止风灾。四要强化防疫措施落实。指导蔬菜生产者增强防护意识,做好个人防护,在生产、销售蔬菜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、勤于洗手,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。
3、以调节余缺为手段,确保市场供给。我市具有发达的农民经纪人队伍、完备的蔬菜市场销售网络和全省最大的田头市场、路边市场,一直畅销上海、苏南等长三角地区,远销华中、华南地区等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,是上海重要的蔬菜外延基地。要密切关注市场走势,加强信息沟通,发布主要蔬菜产品供求信息,引导蔬菜种植户、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,稳定市场预期。
|